常遇春,男,1950年6月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常遇春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系并获得硕士学位,此后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深造,获得博士学位。
常遇春曾先后在国家粮食局担任副局长,负责安排全国粮食安全并组织抗洪抢险等救灾工作。他还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和经济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常遇春工作经历中最为重要的是在1985年至1990年期间,他作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主要成员参与了“九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制定。这种经验使得他在经济规划和发展领域具有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技能。此后,他在离开公职之后,仍然继续为中国的粮食和经济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成为中国农村问题的主要研究机构之一。常遇春也曾经担任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特别顾问,并为多个国际组织及学术机构提供咨询。
常遇春的成就不仅限于他的工作经历,他还是多本书籍的作者,包括《中国的斗争与发展:一个经济学家的50年见解》、《农民的困境》、《如何理解中国》和《危机中的中国》等。
总的来说,常遇春作为一位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农村问题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工作经历和成就不仅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指导意见和政策建议,也令他成为了颇受尊敬的公共人物。